南島相遇總囊螢
敘事型
回到最初
計畫名稱 囊螢東高【與南島語族相遇】創課微旅:螢光發掘、囊袋維持陪伴計畫內山篇(第三期112年度USR計畫)
指導單位 龍威劍道館:黃幸惠老師、朱漢林老師、USR執導老師 翁裕峰老師
執行單位 劍道社: 社長張志銘、副社長廖于賢、前任總務丁禹捷
協力單位(開課的社區或社區單位) 課指二組、龍威劍道館、USR 執導老師 翁裕峰、學校USR團隊資源與師生支援
完稿日期:2023/01/27 首發
休產二甲 張志銘
一、劍道起源
-
一開始接觸劍道這項運動是在國中的時候,那時候單純覺得這運動很帥,就開啟我的劍道之路。
-
從國中到現在已有七年的劍道經驗,剛開始練習的初衷就是練身體為前提,到後來慢慢演變成被要求以比賽為目標的練習,我其實很不喜歡高中時期的團隊,因為我覺得他們都只顧自己完全沒有團隊的感覺,那段時間其實有點想放棄劍道。
-
殊不知大學進到實踐本來想說如果沒有劍道社那我就直接放棄它了,直到遇到一位老師說學校還有劍道社,我心想我還是繼續練好了,加入後說實話我很喜歡這個團隊老師、同學人都很好,我們之間也存在著一樣的目標。
高中時代的我
二、回到原點
-
其實實踐劍道社已經睽違好幾年沒有在大專盃上亮眼,最近一兩年才出現在全國賽上
-
去年大ㄧ比了大學第一場的全國大專盃比賽,那時發現到我們還有許多地方明顯不足。是的,我們在這裡跌倒了。
-
有了去年的教訓,我們重整旗鼓開始著手規劃這次的比賽。
三、序幕
-
首先先感謝前社長的堅持讓劍道社得以繼續留在實踐,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實踐這個學校,因此我們的目標一致的放在大專盃比賽,於是我們從6、7月開始策劃參加今年的大專盃比賽。
-
一開始是經由廖副社長的介紹認識了翁老師,透過這樣的緣分我們受到翁老師給予我們經費及助理的協助,開始展開我們的行程規劃。
-
有了這樣的外力支援,我們在規劃上面的壓力相對減少,因為這次比賽地點是在淡水,因此交通方面的路線以及住宿點會是我們首要擔心的問題。
這是我們依照去年的經驗所排出來的行程表
四、行前規劃與準備
-
今年很不一樣的除了有經費補助外還多了兩位助理的協助,我們會需要助理的原因是因為去年我們在安排各種行程以及拍攝比賽狀況全都是我們自己,其實我們自己這樣搞有點分身乏術,比賽很多變因我們無法預料到,例如當我們隊上有一個上場我們還跟得上可以幫忙拍攝,但當全部人都在場上這時候經理的功用對我們幫助非常大。
-
我們也在比賽前跟經理討埨我們希望他們可以為我們做些什麼,以我們去年的經驗告訴他們如何安排整個流程。
-
因為今年比賽時間是11/18(六)、19(日)為期兩天的賽程,因此我們提前一天11/17(五)中午,這次的長途旅程路途非常遙遠。先是搭乘公車前往高鐵站,沒想到公車比我們預定的時間稍晚了幾分鐘導致我們下車後一路狂奔趕高鐵,這段經驗讓我們知道說下次訂高鐵票時間可以在後移一些,所幸最後還是趕上高鐵。
-
接著最後抵達台北車站,抵達後發現不趕時間從這邊開始我們有兩個選擇是1.搭捷運省錢但耗時 2.搭計程車費錢但省時,經過團隊討論選擇第一個方案。
-
在搭乘捷運時因不知道要轉車導致多花了不少時間抵達目的地,經過這次經驗算是熟悉捷運的運作方式。最後從淡水車站徒步前往我們的民宿,晚上我們選擇到淡水老街走走討論明天的戰術。
從學校出發
抵達淡水捷運站前往民宿
抵達淡水捷運站前往民宿
淡水晚餐
五、突破口
-
這次的比賽經驗很特別,因為大會安排的行程很緊湊導致我們在不知情且還未熱完身的情況就被告知上場,我們所有人也硬著頭皮上場。
-
第一天的團體賽當中我認為于賢是打得非常好幾乎都是採取主攻掌握節奏,雖然在某些細節上還可以更好;禹捷學長是我們當中大學才開始接觸的初心者,雖然經歷不多但在我眼中我看到他有一個不服輸的精神值得我們這些後輩效仿。我自己學習劍道也有段時間了,雖然在技巧以及經驗有一定的能力,但就心態上而言轉換還是不夠堅韌。我知道自己的問題點在於說我必須做到先之先,所謂先之先在劍道上的意思是要比對手更早的出手掌握整場比賽的節奏,我的話則是採取後之先比對手晚出手屬於後攻型,如果整場比賽都採後之先那基本上贏的機率不高,因此我想改進的就是這個問題。
-
在經歷多場比賽後,直到我們對上中興大學在這裡我們找到了突破口,從第一棒學長戰成平手,于賢乘勝追擊打中兩個得分點,到我的時候我知道這裡會是我們的一個很重要突破口,一上場後不負眾望花不到二分鐘拿下這場比賽的勝利,最後我們在這場比賽中找回了信心繼續迎接下一場的比賽。仔細想想我們去年的話團體賽的部分我們沒有贏過一場,今年捲土重來超越自我拿下一勝。
-
依照以往的經驗團體賽跟個人賽不會在同一天比完,今年主辦單位把賽程壓很緊以至於說團體賽比預期的快馬上接個人賽,第一天是先比段外組前半段,那因為我是初、二段組所以賽程會到第二天,所以我的任務會是支援于賢跟學長,我在觀看他們的比賽我覺得他們真的有比去年進步,于賢的部分對比去年實力真的有所提升一路過關斬將,我認為全部的賽事當中最精彩的絕對會是一場連續拔擊胴,我在旁邊看得非常激動。
-
學長個人賽的部份進步最大,不管在場上遇到跟他同等實力的選手或者更強的選手,他都是非常冷靜去應對不斷地去觀察對手,最後不負眾望拿下小組賽的勝利最後在16強止步。
-
我的部分其實一開始在看名單時耳聞我其中一個對手實力很強,聽到這消息時心裡開始抖了,其實在上場前我告訴自己不用怕打就對了,上場後我觀察到對手的動作有小小的漏洞,因此我可以快速做出判斷、抓好距離、做出打擊,最後贏下這一場比賽;就這樣一路過關斬將擠進那個階梯。
-
我最後止步於32強,其實那時候一開始我看到對手往我這衝來準備要打擊,但我比他更早一步做出攻擊拿下一本。原先我已經處於優勢的情況,但是不知道怎麼了後面我直接把我的弱點給了對方,這是導致我在32強止步的原因。
我(白帶)把自己的得分點露出來
從去年在小組賽落敗今年在小組賽獲勝晉級到右邊的32強決賽
六、賽後反思
-
我給這次的比賽訂了一個主題叫『回到最初』,這其中有兩個涵義-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練習劍道已經有多年的經歷,我希望透過這場比賽找回當初剛開始學習劍道那份初衷與熱情,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去年的比賽中落敗,今年跌倒爬起來重整腳步從新挑戰一次。
-
以去年的經驗來說在某些規劃上面還是稍有不足,像是我們習慣拍攝影片、照片帶回去檢討,還好這次有請到兩位助理幫忙。對比去年的影片及照片的拍攝量比例至少增加百分之70。
-
以去年相比其實這場比賽我們都很渴望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但又好像不那麼重要,我覺得透過比賽可以檢視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回去後再針對那個點做加強。雖然沒有拿到一個成績,但我認爲我們有進步,這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我們是一個團隊看到自己的團隊成員變好自然會受影響也變好,最後整個團隊都拿出好的表現。
-
對於這次的比賽表現,不能說有多厲害只能說還有很多改善空間,最大的問題還是要回歸到心態問題。在遇到強者時我會有懼怕的狀況發生,在去年的時候大部分我的感受是上場就是拼了畢竟是在自己熟悉的場地,遇到與自己實力相仿或者較弱的選手我能發揮出平常練習的樣子,但在遇上與自己實力較強的選手我則是採取被動,一來是害怕二來是在找機會,今年的話一樣的問題還是在心態,但我覺得我在遇上強者還是有努力把節奏抓回來算是遇強則強吧,所以我覺得除了在技術上的提升之外內心的磨練也很重要,劍道本來就是一個練心的運動。
-
這次比賽非常些謝謝翁老師以及助理的幫助,很開心能夠再次參加這樣的比賽,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不少以前的朋友、隊友,也認識不少其他學校的劍友,我高中的學弟看到我後也覺得我進步很多,聽到後心中非常開心。
-
謝謝實踐劍道社的夥伴們、助理以及曾經的夥伴,我又更喜歡劍道了
謝謝團隊的成員
我可愛的高中學弟
認識嘉義大學的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