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囊螢
敘事型
國際連結 Project Lakbay:Trolley, Good Food Farm & 台菲「廊道」
計畫名稱 囊螢東高【與南島語族相遇】創課微旅:螢光發掘、囊袋維持陪伴計畫內山篇(第三期 113 年度 USR 計畫下半)
指導單位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教育部
執行單位 黃苡甯 國貿系-翁裕峰
協力單位(開課的社區或社區單位) 高雄醫學大學那瑪 不只一夏 USR 計畫、University of Philippine, OpenUniversity(菲律賓大學空中大學)、高雄市東南亞教育協會 (Eud Connect)
預期
用英語交流溝通有困難,飲食習慣不同,水土不服結果:雖然不常用英文口說,營隊的菲律賓學伴們都很有耐心,聽關鍵字加上比手劃腳,是可以順利溝通的。飲食口味我個人是不太能適應,菜通常是重鹹或是重甜,當然這個跟他們的農業也有關係,身體上還能適應,沒有嚴重的拉肚子或是其他不舒服。
Day1
我們第一站去了亞洲發展銀行(ADB) 總部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其成立宗旨在協助亞太地區發展中會員國集體及個別之經濟加速發展,藉由提供貸款、技術援助、捐贈及股權投資,協助會員國與合作夥伴之經濟及社會發展。和一般的商業銀行不同。
Day2
今天去參觀了植物園,有導遊帶我們逛了一小部分,說了很 多植物學的術語.我非常努力的去理解她說的內容,裡面還有溪流,很像秘境一樣的地方。回學校之後去逛了他們校內的商店,賣很多當地的零食,最後走了一段路,菲律賓的同學帶我們介紹他們的校園建築。
Day3
今天介紹了一種載觀光客的交通工具,也是當地人的維生工具叫 Trolley,在一個小社區裡面,每台 Trolley 都是手工做的,一個人搭一次是 5 披索。後來一個 Woman Group 的人帶我們去了一戶人家,聽他們闡述為了賺錢養家糊口,離鄉背井去到其他國家工作的事,還有他們政府一些不合理的所作所為,正因為沒有政府的幫助,他們只好自己想辦法,像是大學文憑,他們很多人沒有錢讀書,卻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大學文憑的,哪怕是再一般的工作也要,所以為了孩子,只能出國去工作賺錢好幾年,回來之後小孩子都快不認得他們了。
Day4
今天去了一所國小,我們分成了兩組個別幫忙發放贊助者的物資和幫他們盛裝午餐,我去到發放物資那一組,可以看見好多孩子因為拿到這些物資時臉上的笑容,雖然他們很多人家境貧困,看起來卻很知足很快樂。之後去了隔壁的Good Food Farm 實際體驗種菜和收成,我們種了大顆的番茄,那裡還有養雞、牛、鴨和馬。
Day5
今天去了一個漁村,聽那邊的居民說一些目前面臨到的困境,因為沒有冷凍設備或是冰箱,捕撈到的魚都不易保存,只能曬成魚乾或是直接賣給其他居民,他們有一個湖專門捕魚,非常地大,乍看之下很像海,裡面的汙染非常嚴重,儘管如此,還是有附近的小孩子會跳下去玩水。他們說曾經有一大筆捐款是要幫他們清理湖裡的垃圾和汙染,但最後沒有成功,錢也就消失了,不知道去了哪裡。
Day6
今天是聽吳教授和蘇教授上課的日子,聽吳教授講說他幾十年前在台灣奮鬥整治愛河的往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還有我們現在應該如何幫助菲律賓,如何互助,還有吳教授計畫在台灣和菲律賓之間建立「廊道」。
Day7
今天去另個 UP 的校區上課,有對於菲律賓的社會議題做一點小小的集思廣益和辯論。後來見到了菲律賓大學的總校長。Trolley 社區的一些人(我們稱之為Trolley Boy)準備去台灣讀大學,這天有召開了記者會。
Day8
今天去了國際稻米研究組織(IRRI)參訪,看了他們如何挑選好的稻米,參觀他們存放稻米樣本的地方,在冷凍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