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化敘事西拉雅

探索型

【在地故事與風味之旅】: 組織行為

計畫名稱  囊螢東高【與南島語族相遇】創課微旅:螢光發掘、囊袋維持陪伴計畫內山
篇(第三期 113 年度 USR 計畫)

指導單位  教育部

​執行單位  國貿系

執行成員  翁裕峰助理教授;助理:陳耀麟、潘盈汝、陳昀萱;國企系 組織行為課程23位同學

協力單位(開課的社區或社區單位)  圓富社區發展協會、山澗八里永續促進會、高雄醫學大學(那瑪-不只一夏USR計畫)、實踐大學USR團隊資源與師生支援

​完稿日期:2024/07/28

組織行為與國際經貿概念的驗證

本USR 計畫以東高雄優勢元素為基礎,設計在地實際案例導向的專業課程,讓同學們直接透過在地組織的發展經驗,同時引導不特定的受眾,認識他們可能未曾認識過的在地組織發展優勢之處。但是要如何驗證這樣的專業學習成長課程的有效性呢?對本計劃來說,既要解決在地問題組織的優勢元素被看見的難處,也必須進行大學生的專業培力,故設計一個可被驗證的課程架構與內容是本案的核心。

在內門、旗山除了宋江陣、老街之外還有什麼地方值得拜訪

跨專業理解的驗證設計

要驗證拜訪蒐集在地組織的發展經驗,有助於課程同學們專業知識的操作性學習,促進問題解決能力,並引導不特定的受眾,認識這些在地組織發展優勢之處,解決物產、生活等在地特色不易被看見、沒有充足人力可以做宣傳等問題,翻轉以室內、課程教材投影片等被動式學習的困境,又要同時能適用於組織行為不同角度的課程專業。

為此,我們開發一個參與型目標導向式說故事(Participatory Object-Oriented)課程執行設計,課程目標任務是給定的:自組小組,運用課程理論內涵,在旗山、內門一帶,自選一個經濟型組織,提出具有於組織行為內涵的問題,安排拜訪,整理出在地發展的故事;課程目標任務流程架構(task flows)也是給定,分為一、課程理論與任務目標、二、任務規劃、三、任務實做執行與檢視、四、說故事展現任務成果與課程回饋評估四個階段。但是課程同學在每一個階段皆被徵詢、或是透過進度分享討論交流,提出各組成員在每個參與過程中蒐集到的資訊做任務規劃執行的修改,並據以整理出目標任務執行的故事,以及對課程規劃設計、執行與收穫的回饋。

第一階段是介紹理論內涵,這門課有知識專業內涵要展現,是引導後續規劃拜訪調查在地組織,分析撰寫在的故事的應用基礎:

1. W2 組織行為的學習目標是:瞭解理論,自選在地組織進行實務訪談整理,了解組織運作中的理論概念與影響;

第二階段的任務規劃,除了繼續理論概念意涵的介紹與案例討論之外,提供一個共同的企畫書格式,作為拜訪與故事化活動設計的核心引導架構範本,由各組規劃設計進行在地組織拜訪,也是資料蒐集的紀錄欄位,作為最後階段轉化成故事的資料庫。(參見下圖)

跨專業理解的驗證設計

第三階段與第四階則是集中上課,採個別指導制(tutorialship)由各組自行在第一階段選定自己合適時間,進行小組分享討論與修改。各組必須提出具體規劃拜訪的對象、蒐集材料內容作為打開指導門路的依據,縮減同學們挫折,提高執行規劃案的可行性(Dayton et al, 1996: 375-376)。 (見下圖)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33.08 AM.png

規劃階段,同學一開始皆選定一個在地組織作為拜訪的對象。為避免所選的組織萬一拒絕受訪,造成既定目標任務無法達成,故以課程理論概念:有證據地溝通。鼓勵與提醒各組,依照所得到的資料,進行拜訪方案策略與對象的調整。有的有備案對象,例如組織行為選擇拜訪紅茶店的第1組,以101包子店作為替代

第四階段是執行、記錄、檢討、故事化整理分享以及課程回饋。依照各組選定時間,在課程第四至第六週之間,由各班級小組自行選定,於下半學期執行。各組分享進展與遭遇的問題之後,由同學們互相提出解決方法,再由課程老師補充各組建議方法內含的理論意義,以及其他可用的方式。重點在引導同學們看到每一組所提方式當中運用到分享小組所提供的實證資料所在、因應方法的優勢之處、以及還可以再強化的面向。

W2組織行為課程各組對第3組執行狀況與回應2024/04/16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34.25 AM.png

為促進學習,以及推廣的效益,課程最終透過參與師資口頭及課程同學互評票選,與本USR計畫每一門課程排序第一的小組,進行說故事晚會。(下圖06/04組織行為課程結果)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35.18 AM.png

發掘螢光故事晚會與選拔結果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40.00 AM.png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42.11 AM.png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44.27 AM.png

同樣的評量方式,拔得頭籌者(見下圖參加者通訊),補助前往菲律賓,參加菲律賓大學空大(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Open University)舉辦的「享受知識為底的積極型學習青年:沉浸式文化學習青年營」(Learning Actively through Knowledge-Based Appreciation for Youth: A Youth Cultural and Learning Immersion Camp, LAKBAY)。101包子店代表出賽,可惜最終勝出的是國際經貿趨勢的第1組川山境。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45.26 AM.png

2024 LAKBAY夏令營網頁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46.08 AM.png

驗證設計解決問題了嗎?各利害關係人的說法

我們以量化與質性資料顯示,利害關係人的課程同學們實質肯定這樣的設計功能,也提出需要改善之處。量化調查回覆率分別是W2組織行為課程是63%,超過75%的同學們認為四個階段的設計是合適的(所有的題目,請按以下這門名前置的W超連結)。量化方面,僅列舉每一門課程各一題作為摘要說明如下:

W2組織行為課程(第一階段)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51.06 AM.png

W2組織行為課程( (第二階段)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51.46 AM.png

W2組織行為課程(第三階段)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52.38 AM.png

W2組織行為課程(第四階段)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54.26 AM.png

課程規劃執行相關回饋

  1. 本課程採用分組討論方式進行效益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55.27 AM.png

2.  本課程分組作業採用店家拜訪效益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56.22 AM.png

3.  互評公正性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57.51 AM.png

4.  下半學期店家拜訪企劃方案行程

Screenshot 2024-09-01 at 1.58.51 AM.png

5.  下半學期店家拜訪企劃、執行到整理出故事,小組到訪店家次數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00.15 AM.png

6.  下半學期店家拜訪企劃、執行到整理出故事,投入的時間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00.47 AM.png

7.  下半學期店家拜訪企劃、執行到整理出故事,進行兩次討論,對於組織行為效益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04.42 AM.png

8.  這半學期進行理論案例介紹討論,下半學期實際案例拜訪整理分析故事化課程效益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05.34 AM.png

8.  其他回饋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07.08 AM.png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07.23 AM.png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07.54 AM.png

質化方面每一門課也也各摘一個正面與一個負面回應如下:

W2組織行為課程(整體回應)

正 => 我填寫合適的原因是因為通過此次店家拜訪,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像是最重要的組織行為、分工合作還有如何去訪問店家。在訪問店家時也了解到經營一家店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並且要顧及到的事情非常多。而在最後有說故事的比賽,我們這組很榮幸可以參與到這次的比賽。參加了發現原來學校還有在進行一個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也知道在其他系的課堂中,也有去研究不一樣的人事物,每一組報告的內容都非常的精彩有趣。我也在說故事比賽中,了解到我們這一組可以改我改進的地方,這對我說是一次非常棒的體驗以及反饋。總統來說,這一堂課我是非常的喜歡,上課老師會我們花時間小組討論,讓每個人都用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統整起來一組一組的來去分析以及說明。這是在其他課上很難看到的上課方式,而我特別喜歡這個做法。最後也要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教導,辛苦了。(W2No.17 2024/6/18  02:43:29 PM)

負 => 有一位,需要和組員抽出共同有空的時間來討論。 (W2No.6 2024/6/18  01:30:15 PM)

說故事比賽利害關係人回饋 (2024/06/13)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09.58 AM.png

高雄醫學大學那瑪不只一夏USR計畫蘇詠超副教授對101包子店以影片介紹故事印象深刻,從故事價、內容與拍攝等角度來看,認為有廣告公司的水準。可惜的是報導人的站位:

你們的故事講得很好,也穿得很正式,可是在呈現影片述說的時候,卻一直看不到你們,如果你們可以再站出來一點,跟螢幕、故事結合在一起,會更棒。

 

透過參與型目標導向設計方式進行知識概念的掌握,並用來理解在地組織所以能持續發展的組織行為因素,更透過同學們、說故事晚會的評審委員們在不同時間進行的第三方驗證型反饋,獲得各利害關係人的肯定。

 

更意外地是,程同學以不同的專業概念觀點,所選與整理的這些在地組織發展故事,各有特色,恰巧可以形成以實踐大學高雄校區為出發點的環狀較紹路線,成為學校同學們認識校園周遭特色的可行路徑之一,也能為不同店家進行具有專業內涵的推廣路線(見下圖)。

Screenshot 2024-09-01 at 2.11.34 AM.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