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生
態圓潭圳
敘事型
【地方創生第四組龍后推廣】
計畫名稱 囊螢東高【與南島語族相遇】創課微旅:螢光發掘、囊袋維持陪伴計畫內山篇(第三期 113 年度 USR 計畫)
指導單位 教育部、實踐大學高雄校區
執行單位 地方創生第 4 組 組員: 林雨欣、林亭瑜、楊渟煥、林郁倫、國貿系-翁裕峰
協力單位(開課的社區或社區單位) 高雄市旗山圓富社區發展協會、College of Human Kinetics,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 (菲律賓大學 Diliman 運動科學院)、高雄市東南亞教育交流協會 (Eud Connect)
目的
推廣此活動可以讓附近不同年齡層的人有互動,使大家的相處更融洽,也能讓居民建立起社區意識。此外,透過遊戲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也可以讓老人家體驗一個新的休閒活動,一舉兩得。
現場推廣的執行設計事前準備
cornhole 器材(沙包 10 個、板子兩個)、端午主題沙包圖樣 10 個、桌子2 張、椅子 4 張、主題活動海報 1 張(大小:半開)、獎品(衛生紙 24包、餅乾 10 個)
(#雨天備案:原先推廣場地改至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2 樓教室內)
執行方法
現場推廣:事前準備,場地布置,活動當下招募遊客,海報吸引遊客停下,與遊客的現場互動,鼓勵練習及遊玩,以及最後的場地復原,並從中錄影紀錄。
遊戲規則:
高階玩法:一人一組,五次丟沙包機會,距離不變,五球進二球方可得到禮物(但需進洞才算得分)
初階玩法:人數、沙包數量、距離皆與高階相同,不過改成丟上板即可,且只需進洞一個即可獲得小禮物。
(#參加遊戲即可得衛生紙一包,高階進洞超過兩個以上則可另外獲得小
餅乾;初階同上,不過進洞一個則可獲得小餅乾一包。以上玩法由遊客自選)
預期會有什麼成果舉辦 cornhole 活動,有助於增進民眾之間的互動和聯繫,從而提升整體社區凝聚力。居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參與活動,能促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和合作。此外,cornhole 活動還能推動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這項運動可以增加人們的戶外活動量,改善身體健康。舉辦cornhole 活動可以吸引遊客,為旗山帶來經濟收入,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這也有助於提升旗山的知名度和吸 引力。
6 月 2 號禮拜六下午,因雨天實行雨天備案地點改到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2 樓教室內,位置較隱密不易發現,且雨大造成客源不多。當天將器材與獎品佈置好後,開始討論我們待會應該如何宣傳招攬遊客進
來,在老師引導及考慮可行性後,最終決定先將我們宣傳範圍設定在大200~300 公尺左右。稍微分配一下工作後,我們決定分為兩組分別出去做宣傳,不過繞了一圈下來,從生活文化園區一樓展區到外圍甚至對面咖啡廳一直到市場附近,至少遇到了四組客人,不過也許當下不方便又或者沒興趣,大多得到的回答都是在看看。
其中招攬的有一組遊客看起來是一對情侶,原先向女性遊客介紹了一下這個活動,並請他有沒有興趣和我們一起過去玩個小遊戲嘗試看看這個活動,也向他們說明參加即可有小獎品可拿,當下看女性遊客反映好像有被我們說動,不過也許因為距離關係又或者男性遊客沒有興趣,最終沒有招攬成功。
在我們努力之下,最後來了四位遊客,第一位是其中兩位組員的好友,二三位客人則是在樓下展覽處發現,上去詢問後發現是學校行銷系負責線上宣傳的同學,不過我們也藉由他們直播向更多不在場的人宣傳我們的小遊戲,最後一組則是一開始去旁邊教會招攬到的,和他介紹了我們的遊玩規則後最終選擇嘗試高階玩法,原先和老師討論時,老師說了我們遊戲規則應該是幾組裡面最困難的,結果這位輕輕鬆鬆就將三球投進洞,比起我們原先預設的多了一個所以我們也特別多附贈一包小餅乾給他。
在活動結束後,我們討論了哪裡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分成兩組出去尋找遊客,和組員在出去尋找遊客來玩時,發現我們的活動地點與旗山老街還是相隔一段距離,人潮都是往旗山火車站的方向走,所以在找遊客來玩時,就會出現難題,像是會因爲距離的關係遊客前來的意願降低,或是活動地點附近很少遊客,難找尋到遊客前來遊玩。
上述因素造成我們活動當天遊客較少,我們認為的改進方法像是更改地點、加強宣傳等。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希望可以參予到好天氣的,讓我們可以更好的與遊客互動介紹遊戲,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項運動並與身邊的友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