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食農生態圓潭圳

探索型

【龍后:練習專業創造在地心鏈結】會展解說技巧

計畫名稱  囊螢東高【與南島語族相遇】創課微旅:螢光發掘、囊袋維持陪伴計畫內山
篇(第三期 113 年度 USR 計畫)

指導單位  教育部

​執行單位  國貿系

執行成員  助理教授;助理:陳耀麟、潘盈汝、陳昀萱; 國會展解說與技巧課程19 位同學

協力單位(開課的社區或社區單位)  圓富社區發展協會、山澗八里永續促進會、凡人木工坊、旗山區公所、高雄政府文化局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實踐大學USR 團隊資源與師生支援

​完稿日期:2024/07/27

地方社區發展行銷概念的驗證

龍后,原始名稱源自美國的cornholecorn hole corn-hole 運動,是一個能連結彼此友誼的社交活動工具,我們自菲律賓大學運動科學院引進,圓富社區發展協會朋友們認同可嘗試用來促進社區交流,以推動山澗八里永續促進會範圍內的在地物產,與泥巴節活動結合成乾濕互補的競賽,經2024/04/26 體驗確認此效能後票選出這個中文名稱。圓富社區發展協會協調旗山區公所,提供武德殿左前方操場草坪作為推廣場地。但是要如何進行推廣才能驗證這個活動的有效性呢?對USR 計劃來說要既能解決在地問題,也必須進行大學生的專業培力,要設計一個可被驗證的課程架構與內容是本案的核心。

解決人力與跨專業的驗證設計

要驗證這個活動有機會解決在地問題(包含物產、生活等在地特色能被看見、沒有充足人力可以做推廣等問題),又能帶給課程同學們專業知識的操作性學習,翻轉以室內、課程教材投影片等被動式學習的困境,又要同時能適用於地方創生不同角度的課程專業。

為此,我們開發一個參與型目標導向式說故事(Participatory Object-Oriented)課程執行設計,課程目標任務是給定的:自組小組,運用課程理論內涵,在旗山武德殿左前方操場草坪推廣cornhole;課程目標任務流程架構(task flows)也是給定,分為一、課程理論與任務目標、二、任務規劃、三、任務實做執行與檢視、四、說故事展現任務成果與課程回饋評估四個階段。但是課程同學在每一個階段皆被徵詢、或是透過進度分享討論交流,提出各組成員在每個參與過程中蒐集到的資訊做任務規劃執行的修改,並據以整理出目標任務執行的故事以及對課程規劃設計、執行與收穫的回饋

第一階段是介紹理論內涵,雖然推廣的龍后是一樣的,但是三門課有各自的知識專業內涵要展現,是引導後續規劃的應用基礎

1.會展解說技巧課程的學習目標是要在推廣活動中:透過解說概念與實務規劃操作,建立會展解說技術能力;

第二階段的任務規劃,除了繼續理論概念意涵的介紹與案例討論之外,提供一個共同的企畫書格式,作為推廣活動設計的核心引導架構範本,由各組進行推廣方案設計規劃,也是資料蒐集的紀錄欄位,作為最後階段轉化成故事的資料庫。(參見下圖)

個別指導:挑戰與獲釋

第三階段與第四階則是集中上課,採個別指導制(tutorialship)由各組自行在第一階段選定自己合適時間,進行小組分享討論與修改。各組必須提出具體的規劃材料內容作為打開指導門路的依據,提高執行規劃案的可行性(Dayton et al, 1996: 375-376)。但被推廣者尚未出現,也是利害關係人的課程老師預先觀察彌補不足的資訊,提高可行性,縮減同學們挫折(見下圖)。

第四階段是執行、記錄、檢討、故事化整理分享以及課程回饋。劃定下半學 36 個場 時間,在課程第四至第六 之間,由各班級小組自行選定,總計4 場的推廣時間,並由總 製作整體 (見下圖左W1 )。

會展解說技巧第1 組:親子同樂 2024/05/18

為促進學習,以及推廣的效益,課程最終透過參與師資口頭及課程同學互評票選,與USR 計畫每一門課程排序第一的小組,進行說故事晚會。(下圖06/05 成功行銷術課結果)

發掘螢光故事晚會與選拔結果

同樣的評量方式,拔得頭籌者 (見下圖參加者通訊),補助 往菲律賓,參加菲律賓大學空大(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Open University)舉辦的「享受知識為底的積極型學習青 :沉浸式文化學習青 」(LearningActively through Knowledge-Based Appreciation for Youth: A Youth Culturaland Learning Immersion Camp, LAKBAY)。最終勝出的是國際經貿趨勢的第1 組 山境。

2024 LAKBAY 夏令營網頁

【驗證設計解決問題了 ?各利害關係人的說 

我們以量化與質性資料顯示,利害關係人的課程同學們實值肯定這樣的設計功能,也提出需要改善之處。量化調查回覆率分別是會展解說技巧課程是86.4%,超過七成的同學們認為四個階段的設計是合適的( 所有的題目,請按以下課名前置的W 超連結)。量化方面摘要說明如下:

W4 會展解說技巧課程(第一階段)

W4 會展解說技巧課程(第二階段)

W4 會展解說技巧課程(第三階段)

W4 會展解說技巧課程(第四階段)

課程規劃執行 回饋

1. 本課程採用分組討論進行效益

2. 本課程分組作業採用實際規劃進行Cornhole 推廣效益

3. 本課程 末分組作業分數採用互評公正效益

4. 下半學 Cornhole 推廣企劃方案成的效益

5. 下半學 Cornhole 推廣企劃、執行到整理出故事,小組到訪推廣現場(旗山國小對面)次數總計

6. 下半學 Cornhole 推廣企劃、執行到整理出故事,自己實際總計投入的時間是:

7. 下半學 Cornhole 推廣企劃、執行到整理出故事過程中,進行過兩討論,這對於地方創生的觀點應用實上 :

8. 這種 學 進行理論案例介紹討論,下 學 實際案例規劃執行、整理分析並故事化的課程進行方式:

7. 下半學期Cornhole 推廣企劃、執行到整理出故事過程中,進行過兩次討論,這對於行銷的觀點應用實際上:

Screenshot 2024-08-16 at 12.26.05 AM.png

8. 這種上半學期進行理論案例介紹討論,下半學期實際案例規劃執行、整理分析並故事化的課程進行方式:

9. 其他回饋

質化方面各摘一個 面與一個負面回應如下:

W4 會展解說技巧課程(整體回應)

正→個人認為,不管是利用與課程 的材料當作課中引導素材,又或是將Cornhole 實際演練做為課程進行的方式,都相當的有趣且有意思。

能讓教學過程中不光只是理解概念, 能夠在實戰當中應用,來發掘自的理解以及不足之處。(W4No.12 2024/6/2003:32:40 PM)

負→大致爲為兩個 。其一,採用分組討論方式本身沒有問題,但有些許疑問之處在於, 便是於課常當中討論,也未必代表就能有其成效及其合作討論之內容(例:在這樣的時間當中,大多數人都是在使用手機,僅有少分的人嘗試討論必須討論之內容),也許這是能在課堂當中,多留意之處。其二,作業分數採用小組互評,能讓彼此觀摩、互相激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在這樣的 下,假若有部分學生應感情 好刻意拉票,又或是有特定學生沒能夠專心聆聽各組發表報告之解說,都可能造成有失公平之部分, 希望能再多加考量。(W4No.12 2024/6/2003:32:40 PM)

而參與活動的玩家們,不論是外來遊客,或是在地的 ,皆提出對於這個活動本身的好處與未來的推廣作 。舉一例說明如下:

​遊客玩家

正→彰化 (男性):小朋友的距離要把它設 限,小鮮肉咖孝濂ㄟ、中連ㄟ、咖撈ㄟ、阿嬤阿祖級ㄟ,賊壠ㄟ盪, 模阿屋七級...

(W1PNo.1 2024/04/21 14:02:42 推廣活動第一場)

負→彰化 (男性):限要化起來,你跡嘛團隊屋鬼拉ㄟ,哩那鄒瞭後,奧拜哩ㄟ賽分匱,賣工崊五ㄟ滴 ,(愛)屋ㄟ灶台 、屋ㄟ遭都擠列ㄚ都擠列ㄚ...,哩丟愛踢啊郎給ㄟ建議..., 恩拜庫阿丟賊,恩加來氮。 屋共,崊 屋心得啦... (W1PNo.1 2024/04/21 14:02:42 推廣活動第一場)

在地銀髮玩家

正→第三球投進洞藍衣口罩(男性):可以有手眼協調,可以有練手臂的力量...(W3No.01 2024/05/04 13:51:1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