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自然環境馬頭山
環教型
惡地捍衛聯盟-垃圾山的威脅
計畫名稱 囊螢東高【與南島語族相遇】創課微旅:螢光發掘、囊袋維持陪伴計畫內山篇(第三期112年度USR計畫)
指導單位 教育部
執行單位 動畫系
執行成員 協同主持人彭鳳珠助理教授;分鏡與構圖課程35位同學
協力單位(開課的社區或社區單位)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
完稿日期:2024/02/02
ㄧ、動畫角色崛起
旗山區馬頭山位於燕巢和內門區的交界,屬於惡地地質公園一角之綠洲,
動植物生態豐富,但因地處偏鄉居民稀少,時有外來廢棄垃圾亂倒獲掩埋於美麗的地質山溝間,還有遭棄養隻貓狗嚴重,因而影響野生動物生存環境,以及水資源汙染,當地厚圓澤蟹,食蟹朦,穿山甲,水鹿,草鴞等…野生動物的生存危機,因此發想以動物的視角,創作故事和個別動物特性,特徵,喜好等,設計成動畫角色,在生活中講述動物間親情友情的故事,並以馬頭山和惡地地質公園為動畫場景,探討人類疏失下造成保育類野生動物的生存危機以示警,也同時宣傳當地特殊地貌景點.藉由此原創開發的短片,讓學生參與製作的同時直接磨練專業技術,如分鏡影像創作,空間透視,各類動物角色表演,造型控制,3D建模材質和動態,剪輯合圖,配音配樂,特效製作…等工程,在採集資訊時也直接了解在地地貌地形特色,以及生態環境保育的知識。
二、探討場域
邀請馬頭山人文自然協會理事長-黃惠敏到校講座和場域教學
指導學生角色設計修改
三、動畫設計
8分鐘動畫第一集-[惡地捍衛聯盟-垃圾山的威脅]全影片的前期企劃設計,動態分鏡和構圖設計
四、多元方向成果
惡地地質公園市集動畫繪本發表
校內動畫部分影片發表
遊客參與活動拼圖文創商品獎勵遊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