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自然環境馬頭山
環教型
馬頭山自然生態基因寶庫之視覺形象設計
計畫名稱 囊螢東高【與南島語族相遇】創課微旅:螢光發掘、囊袋維持陪伴計畫內山篇(第三期112年度USR計畫)
指導單位 教育部
執行單位 資設系
執行成員 協同主持人陳怡貞副教授;多媒體設計課程60位同學;助理徐詠喬
協力單位(開課的社區或社區單位)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
完稿日期:2024/02/02
ㄧ、自然寶庫
馬頭山自然生態為旗山特色生態之一,離高雄校區很近,馬頭山自然環境生態豐富,擁有相當多的珍貴動植物,如:穿山甲、梅花鹿、食蟹獴、厚圓澤蟹、岩生秋海棠等,期望同學除了近距離觀察生態外後,發揮自身創意。因此,特別選用「馬頭山自然生態基因寶庫」作為設計主題,讓學生了解自身所處的生態環境,進而對保育、生態或永續的議題能持續關注。
二、生態融合
以在地生態元素發展視覺識別設計
邀請百繪設計有限公司總監指導學生的作品
邀請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講解馬頭山生態
三、協力過程
形象設計LOGO、包裝、公仔等
四、設計生活,關懷環境
之前就己經累積了許多相關的地方服務設計的經驗,本次計畫也同樣透過地方相關文化及生態的地方協會合作,帶領學生瞭解地方特色與屬性,進行地方問題、需求或困境的議題探究,藉以提升學生對社區之認同感,也讓學生能走出戶外,關心自己的生活自然生態環境。將學生所學之設計專業知識與技能,應用於社區生態及農村文化進行文創設計,除了能夠協助社區發展,同時,可以讓同學汲取更多以設計專家協同教學與討論的方式來進行,同學必須提供想法、概念草圖、風格創造或標語發想等,透過課程學習,除可增加知識技能外,更可以了解整個視覺設計專案設計的開發流程,最後,將以學習滿意度量表來進行學習成果的評估,以了解同學對於此設計專案課程的流程與安排是否得宜,也會安排深度訪談來了解同學對課程的想法。
bottom of page